肺炎鏈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說明
一、菌種簡介
菌種名稱:肺炎鏈球菌
拉丁屬名:streptococcuspneumoniae
規格:凍干物
其它編號:atcc49619
培養基編號:114、116
培養溫度:37℃5%二氧化碳培養
培養時間:24-48小時
用途:呼吸研究,質量控制菌株。
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似矛頭狀,成雙或成短鏈狀排列的雙球菌,有毒株菌體外有化學成分為多糖的莢膜。肺炎鏈球菌現屬于鏈球菌科的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主要引起人類大葉性肺炎。由于肺炎球菌對多種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療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復。
二、生物學性狀
1、形態與染色
典型的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染色陽性球菌,直徑約1μm。常呈雙排列。有毒株在體內形成莢膜。普通染色時莢膜不著色,表現為菌體周圍透明環,無鞭毛,不形成芽胞。菌體衰老時,或由于自溶酶(autolysin)的產生將細菌裂解后,可呈現革蘭染色陰性。
2、培養特性
需氧或兼性厭氧。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小圓形、隆起、表面光滑、濕潤的菌落。培養初期菌落隆起昰穹隆形,隨著培養時間延長,細菌產生的自溶酶裂解細菌使菌落中央凹陷,邊緣隆起成“臍狀”。肺炎鏈球菌在血瓊脂平板上菌落周圍形成α溶血環。培養基中加入5%~10%co2可促進細菌的生長。奧普托欣(optochin)可抑制肺炎鏈球菌生長。
3、生化反應
大多數新分離出的肺炎鏈球菌可發酵菊糖,故菊糖發酵試驗在鑒別肺炎鏈球菌與甲型溶血性鏈球菌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抗原構造與分型
莢膜多糖抗原存在于肺炎鏈球菌莢膜中。根據莢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將肺炎鏈球菌分為84個血清型,其中1~3型致病力強,主要引起人類大葉性肺炎。
5、抵抗力
抵抗力較弱,56℃15~30分鐘即被殺死。對一般消毒劑敏感。有莢膜株抗干燥力較強。對青霉素、紅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
三、培養基
tsa+5%脫纖維羊血(血瓊脂平板)
四、保藏條件
安瓿瓶凍干菌種應在2-8°c保存。活化好的菌種放4-8°c保存。西林瓶請置于-20°c保存。
五、注意事項
1)凍干首次活化,干粉要全部用完,不能預留。用0.1-0.2ml的培養液或無菌水溶解,接種在1-2支平板上,因凍干菌種處于休眠狀態,請勿接多支平板,以免因接種量不足而導致復蘇不成功;如有不明白之處,請務必先咨詢我單位技術人員,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微生物菌種應保藏于低溫、清潔干燥的地方,室溫放置時間過長會導致菌種衰退;
3)菌種操作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轉種完畢,應經滅菌再做丟棄處理;
4)根據菌種狀況及時轉接,凍干菌種保藏時間通常為2-25年;
5)菌種使用過程中如出現雜菌污染或菌種生產性能下降,應及時和質粒載體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