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澆注料料的密度單位
耐火澆注料的密度單位一般用kg/m3或者g/cm3表示。前者是國際單位,后者是常用單位。
耐火澆注料的單位體積用量在gb4513-84中定義為構筑1m3物體所需交貨狀態的材料的質量。耐火澆注料體積密度是指澆注料加入規定量的水或液體結合劑經攪拌澆注和養生硬化后,再經110℃干燥后的單位體積的質量,它是耐火澆注料的常規理化指標之一。這兩者的數值一般不同,并且對于不同種類的耐火澆注料,兩者間的差異程度也不同,通過大量的試驗發現,對于有些澆注料,兩者相對差值可達10%以上。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常常將澆注料的這兩個指標混為一談。
在爐窯設計中,對耐火澆注料一般只提出其體積密度指標,澆注料的采購量以及施工供料也都以體積密度來計算的,這就混淆了單位體積用量的體積密度這兩個不同感念,是材料的采購量大于實際需求量,給企業造成浪費。
根據耐火澆注料的硬化條件,澆注料可分為水硬性、氣硬性和熱硬性三種。水硬性澆注料主要靠其含有的耐火水泥同加入的水發生水化反應,生成大量的水合晶體而硬化。氣硬性和熱硬性耐火澆注料主要靠外加的液體結臺劑如水玻璃、磷酸、鹵水、瀝青、樹脂等,在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發生聚合反應而硬化,烘干時只揮發溶劑。由于液體結合劑引入的聚合物的質量,使得澆注料的體積密度肯定大于干料的單位體積用量,這很好理解,不多加討論。容易被忽視的是目前使用普通的水硬性澆注料,其體積密度與單位體積用量易被混淆,這是由于人們常認為測澆注料的體積密度時已將加入的水k分全部排除,澆注料的體積密度等于其單位體積用量。